【管理提升】科威特T1282项目提质增效的多维度实践

日期:2025-05-12 来源:科威特T1282基础设施项目 作者:刘湘婷 摄影:彭俊凯 字号:[ ]

自科威特 T1282 项目全面建设以来,项目部以 “创新” 与 “绿色” 为双引擎,深入贯彻工程局提质增效政策,积极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通过技术革新、设备升级、资源循环利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海外项目建设树立了标杆。

变废为宝,回收骨料开辟降本新路径

面对科威特建筑市场回暖后骨料价格飙升、供应紧张的难题,项目部积极应对。主合同中原定管线回填、路基骨料均为天然骨料,前期项目部积极拓展周边国家的骨料资源,通过实地及委托联动等方式考察沙特石灰岩、伊朗、阿联酋山皮石等替代自然骨料方案,均因海运滞港、陆运压车不可控等原因导致成本高于属地材料价格。但团队并未气馁,以项目开工阶段推动业主同意将回收骨料用于强度要求较低的管线回填为突破口,副经理吴驾云带领团队与业主代表历经 4 个月的反复沟通谈判,多次提交实验报告,往返业主现场总部开展多轮会议磋商,最终成功推动业主批准将混凝土回收骨料用于路基工程。这一突破不仅实现了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更标志着项目部在降本增效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设备革新,定制开沟机提升施工效率

针对电话、过路管线等浅窄管线传统开挖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差的痛点,科威特 T1282 项目首次引入链条式开沟机。项目团队借鉴国内经验,定制了拖拉机搭载的可调节管线深度和宽度的开沟机。经试验,该设备开挖速度相比传统液压挖掘机、轮胎挖掘机等设备提升 3 - 5 倍,大幅降低了挖掘机械投入与时间成本,有效解决了施工效率难题,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绿色能源,光伏发电助力低碳建设

积极响应中国 “双碳” 目标,科威特 T1282 项目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鉴于科威特光照充足的优势,项目部通过专项技术论证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决定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替代传统柴油发电设备。屋顶光伏板阵列不仅实现了电力自发自用,降低了化石能源采购成本,且运维成本更低;同时形成遮阳隔热结构,减少空调能耗,还消除了柴油发电机组的噪音污染,提升了办公区声环境质量。此外,项目部用太阳能塔灯替代传统移动式柴油塔灯,在采购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几乎无运行成本,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项目部始终秉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节能减排目标深度融入施工管理体系,通过深化多方协同、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过程管控等举措,为工程优质高效履约提供坚实保障。

修旧利废,仓库建设彰显精细管理

秉持勤俭节约、降本增效原则,项目组充分盘活闲置物资,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在仓库建设中,几乎未新购材料,而是以废沥青代替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采用回收钢管、方钢搭建钢结构防雨棚及防护栏,改制闲置集装箱构建模块化存储单元,利用老化沥青油毛毡做防潮层等。通过这些举措,在满足物资存储需求的同时,避免了新仓库建设或采购建材带来的成本,盘活了现有资产,体现了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理念。

从短期效应看,提质增效是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抓手;从长远发展看,其本质在于通过管理能级提升与技术体系革新,统筹推进资源要素集约化配置与行业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攻关,还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实践,关键在于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创新驱动重构工程建造方法论。当前,随着绿色低碳技术体系与智能建造模式的深度融合,提质增效指标已上升为工程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必将有力推动行业向“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升级。项目部将始终坚持降本增效战略导向,以管理创新和技术突破双轮驱动,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确保工程建设全流程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稳步迈进,为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提供实践支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