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才荣:扎根一线践初心 逆风闯出“青春赛道”

日期:2025-05-08 来源:梅山灌区项目 作者:何溶 摄影:郑才荣 字号:[ ]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诠释担当。梅山灌区工程管理部主任郑才荣,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者,他用9年光阴扎根一线,以“与其等风来,不如逆风闯”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青春华章。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这位“水电之星”的奋斗故事。

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责任的青春

2016年的夏天,22岁的郑才荣带着青春的朝气和对水利事业的热爱,走进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面对轰鸣的机械、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这个年轻人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迅速适应了一线生活。

他始终坚持“经验+创新”的工作理念,通过不断总结往期的施工经验教训,结合新的工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工期突破,右岸各部位施工对比同部位左岸工期快了30%,为后期实现各项节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在他的组织下,科学统筹大藤峡各台机组安装任务,通过优化工序、昼夜攻坚,将提前百天发电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2024年10月,转战娄底梅山灌区大坝工程项目后,郑才荣主要承担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面对梅山项目开工任务紧、征拆困难、道路交通复杂等特点,他积极与当地村民、参建各方沟通,共同梳理解决困难点,针对入场道路路窄弯急的问题,与参建各方协调道路加宽加固方案,快速修建R1、R3、R5、R22、L3等场内道路,通过填筑施工平台解决场地狭小、未移交的问题,提前谋划材料数量和进出场时间,高效利用有效空间。组织现场施工时,秉承各级领导要求,进场即开工,开工即冲刺,吹响冲锋号,打好提前量,拉满进度链,总能以战时状态、时不我待的奋斗气概,不管严寒酷暑,坚守一线,迅速组织施工,推动“工作面应开尽开”,在他的统筹安排下,目前已有左右坝肩、2#营地、4#营地、导流洞等8个工作面全面打开,其中4#营地建设较投标时提前90天开始入住办公,为项目部节约了大量的住房租赁费和通勤费用,给项目部各部门集中办公创造了条件,为项目实现2025年大江截流,开挖转土建鉴定了坚实基础,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按下“快进键”。

从大藤峡工程到梅山灌区项目,他把青春“钉”在施工一线。“刚到工地时,我连图纸都看不太明白。”郑才荣回忆道。为了尽快掌握施工技术,他白天跑现场、盯进度,晚上研图纸、做方案,勤学好问,短短几年便从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者。他常说,“做的越多能学到的就越多,做的越杂能接触的也就越广。”作为工程管理部主任,郑才荣在工作中坚持学用相长,通过不断修炼内功,做好优质工程建设的“守门员”,用专业敬业践行个人职业承诺。

党建引领:用初心照亮使命的青春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郑才荣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在施工现场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全心全意为现场服务,在困难面前带头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当前库区水位,EL377.3”“4#营地边坡无异常”,晚上十点半,郑才荣仍行走在一线,时刻监测水位及各边坡情况。他常说,“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在现场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业”,也一直以此来要求、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服务工作,起好模范作用。

党员就是工程质量的“人肉防渗墙。在工作之余,郑才荣也十分注重理论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作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把关者”,他必须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热爱和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能更好推进工程高质量建设。每天工作结束后,卸下一身疲倦,他总是又埋首在办公桌前认真学习建造课程,并致力于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工作实绩,参与多项QC课题,作为现场实际操作者,负责定稿后现场实施实验的组织,通过实际操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荣获多项中国水利工程协会I类及II类QC成果。

好作风既是凝聚力也是战斗力,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冲锋在前。在防汛抗台、抢险攻坚的关键时刻,他带头组建“党员突击队”,连续多日驻守工地。工作之余,他主动结对帮扶新员工,传授经验。针对梅山项目周边地区的气候及地貌特点,针对性编写梅山灌区工程大坝工程的防洪度汛演练脚本、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并按期组织开展演练相关工作,获得了参建各方及各级政府的一致好评。在出现雨情、汛情时,在大雨中巡视(24h)各可能出现险情点,防范道路落石、垮塌等危险的发生。正是凭借忠诚于党、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他多次获评工程局及水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成为青年队伍中的“红色旗帜”。

青春宣言:逆风而行,闯出无限可能

“与其等风来,不如逆风闯。”——这句郑才荣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他青春奋斗的写照。翻开郑才荣的履历,一串闪光的荣誉记录着他的成长轨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荣获水电公司年度先进生产者,第二年获得工程局十大岗位能手,后续又分别获得水电公司十大新锐、优秀共产党员、履约先进个人等二十来项荣誉……但在同事们眼中,他最珍贵的品质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定于明天18:00在右岸坝肩进行爆破作业,所有爆破警戒区内人员在17:30撤出爆破区域网,听从现场警戒指挥,谢谢配合。”每周郑才荣都会提前在工作群内提前发放爆破通知,以确保爆破作业安全开展。每一场现场爆破作业,他从不缺席。“如今爆破作业频次较高,每一场都参加会不会感到疲惫?”他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不在现场盯着,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一字一句透露着要做好工程高质建设的决心。

郑才荣用9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青春最美的样子,就是把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建设。从大藤峡到梅山灌区,从技术员到管理骨干,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断挥洒青春和热血,他将在追梦的征程上永不停歇,继续以青春为墨,以热血为笔,在水利事业的广袤天地间砥砺前行,闪耀水电之星的光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