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唯一!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双车站获评深圳市“双优”工地

日期:2025-05-12 来源: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 作者:韩延英 字号:[ ]

近日,深圳建筑业协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上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表彰名单》,水电八局承建的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荣获2025年度上半年深圳市“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称号,成为深圳地铁15号线全线12个工区中唯一一个两座车站同时获评深圳市“双优”工地的工区。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筑基强垒

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以“党建+”模式为抓手,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项目管理的效能优势,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协同机制。

“党建+安全”深度融合。项目部设立“安全包保责任制”,形成以领导班子为组长,党员干部为副组长的全覆盖包保制度,包保到班组每一位作业人员;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及青年员工深入一线排查隐患,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针对填海地段复杂地质条件,由党员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优化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可控。

团青联动激发活力。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将党旗与团旗插在攻坚一线。在“蛟龙一号”盾构机吊装下井期间,党员干部与青年员工轮番上阵,24小时值守,确保盾构机安全下井,展现了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此类活动不仅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更通过实践锤炼了青年队伍的技术与协作能力。

文化浸润夯实思想根基。项目部通过施工现场党建标语展示、“党建+安全”等宣传,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强化安全生产的执行力。

‌制度创新,流程重构,提效增能

面对复杂施工环境与高标准的文明施工要求,项目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探索,构建更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双责制”与清单化。项目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岗一清单”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通过足额投入安全费用,确保防护设施到位;同时,建立隐患排查四项清单(问题、责任、措施、时限),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构建全员参与安全共同体。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推行“1+N”群众安全员制度。30人以上班组配备兼职群众安全员,每人负责所在工作面10人左右,形成“专职安全员抓体系、群众安全员盯现场、全体工人共监督”的三级防控网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实行动态安全激励机制。项目部实施“安全行为奖励”制度,每周评选“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及“安全行为之星”实施奖励,同时严格执行“三色预警”制度,对违规人员与班组进行处罚,针对自营作业人员处罚难以落实等情况,项目部实行民工梯度工资制度,约束民工违规行为。

精细管理,责任贯通,防线夯基

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部以“零事故”为目标,通过穿透式管理、高标准要求与细节优化,不断筑牢安全生命线。

班组建设与穿透式管理。项目部建立“班组直管”机制,将所有劳务人员纳入项目部实名制系统,班组长参与项目部周例会及每日碰头会,管理人员实行“三同三带”工作法,即与工人同开班前会、同吃工作餐、同上工作面,带着标准示范、带着问题整改、带着温度管理。项目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一次“沉浸式”跟班作业,各部门每晚轮流在营地培训室开设“专项培训课堂”,真正实现管理力量下沉到一线。

环保与文明施工高标准。面对扬尘治理与噪声控制的严苛要求,项目部采用人车分离通道、洒水车循环作业、噪声在线监测等措施,并组建文明施工队全天候清理现场。作为深圳市首批干湿预制拼装法施工车站,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工业化制造,减少现场污染。

后续,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将持续发扬“严抓细管、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上级安全生产部署,常态化做好班组安全建设、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治与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