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在长九的青春答卷

日期:2025-05-07 来源:长九项目 作者:舒畅 摄影:张诗婍 字号:[ ]

安全帽下的目光专注而坚定,灰色的工装包裹着青春的朝气。他叫夏浪,长九项目技术质检办副主任,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近年来先后荣获2024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1-2022年度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2022年池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及上级单位优秀团青干部等多项称号。他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的精神,是无数扎根在项目一线青年员工的真实写照。

“步履不停,丈量青春”:用脚步书写责任。2019年,夏浪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偏爱”扎根一线的他,学习能力强、技术功底扎实,每天穿梭于工地与办公室之间,日均步数超过万步。短短一年内,他便能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无论是物流廊道滚筒检修方案,还是技术要求复杂的重板给料机衬板更换施工方案,他都能精准把握要点,结合实际工况反复推敲,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21年至2022年期间,夏浪同时参与负责系统雨污分流升级改造工程及边坡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两项重任。在边坡验收时,他需要攀爬近60度的陡坡,来回150米的高度,对4个工作面逐一检查。赶不上午饭时,便与施工人员席地而坐,就着矿泉水和面包简单对付“虽然面包干得噎喉咙,但验收成功的喜悦比任何美味都来得实在。”经过专家评审,两项工程均顺利通过验收。

在一次钢筋验收中,夏浪正在进行高密度抽检,发现原本规定的25厘米钢筋间距,被放宽到28厘米。一旁的班组长老张连忙解释说:“夏工,差3公分没差多少的,区别不大!”夏浪当即掏出卷尺和手机计算器:“1200根钢筋,平均3公分的误差,相当于少了近110根钢筋。”在他的“寸步不让”下,班组连夜整改,直到次日凌晨验收达标方才收工。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用较真点亮青春。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青年骨干,夏浪始终活跃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他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将前辈、老师傅的好点子整理、优化,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现场发现的各类问题,这些“教科书里没有的学问”成为他改进方案的关键。作为主创团队成员,他参与设计的《胶带机下料斗堵料自动停机装置》荣获工程局2024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二等奖。

“最开始参与这项群创的时候,我以为只要把标准参数套进去,计算准确就行了。”夏浪坦言道,“结果一到现场才发现,设备震动、物料湿度、颗粒大小……这些因素在图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为了摸清实际工况,夏浪开始了他的“蹲守计划”。数日不停地带着笔记本守在设备旁,观察每一次堵料发生的过程,记录震动幅度、物料流速、温度变化等数据。“有时候一蹲就是大半天,记录本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草图。”他说“回去还要复盘分析,找出规律,再调整方案,一搞又是好几个小时。”

“夏浪最难得的就是这股较真劲儿。”创新工作室主任陈卫阳评价道,“很多年轻人觉得按规范做完设计就完事了,但他会追着问题不放,非要到现场搞明白才罢休,交给他的任务,我们都很放心。”

“青春无畏,勇立潮头”:用行动争当先锋。在担任项目团组织书记期间,夏浪始终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为工作导向。他策划、组织多次青年主题活动,从技术交流到志愿服务,从文体活动到思想学习,他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深入了解青年员工需求,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在他的助力下,项目成为了青年们的“暖心之家”。

夏浪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是一名热爱公益的青年志愿者。近三年来,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积极参与养老院慰问、扶贫户走访、社区服务、义务植树等活动,“这是我第四次参加献血了。”他展示着无偿献血证“想到自己的血液可以帮助到很多人,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项目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用点滴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他常说:“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提升自我、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青年就应该有青年的样子,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挑战、勇于担当。”这是夏浪常说的话。无论是安全巡检大监督、现场环境整治,还是拉电缆、设备调试,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第一个到场、第一个动手。

夏浪的故事,是无数工程局青年的缩影。他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夏浪和工程局的青年们正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信念,在建设最具行业特色的一流国际工程公司的征程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打印】 【关闭】